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孵化器! 登录 注册 +我们微信 | 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新闻
  • 新闻
  • 政策
  • 技术
  • 创业
  • 孵化器
  • 企业
  • 项目
  • 专利
  • 协会
  • 金融
  • 中介
当前位置:中国孵化器网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正文
苏州建13家“孵化器” 每年“公益创投”近千万
发布日期:2013-08-19   编辑:中国孵化器网   来源:现代快报
今年初,社会公益组织管理制度改革首次纳入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公益组织体制”,四类社会公益组织实行民政部门直接登记。

  今年初,社会公益组织管理制度改革首次纳入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公益组织体制”,四类社会公益组织实行民政部门直接登记。一时间,社会公益组织的发展备受关注。而早在2011年,苏州就启动了对社会公益组织的“孵化帮扶”,并在全省首创了“公益创投”。如今,当地社会公益组织的生存现状如何?又将向何处发展?在社会公益组织的发展过程中,政府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日前,现代快报记者实地走访了苏州的社会公益组织孵化园。

  拎包入驻各类费用全免

  定期“体检”把正方向

  8月16日上午,在苏州十梓街上的“昌和公益坊”里,25家社会公益组织的成员们正在为各自的公益项目忙碌着。

  这栋四层大楼,是苏州姑苏区双塔街道在今年3月份修葺一新的,占地面积2800平米。双塔街道社会事务科副科长龚明告诉记者,近年来国家对社会公益组织的扶持力度逐年加大,国内一些城市试水成立起了社会公益组织孵化机构,2011年,苏州也开始创建此类孵化园,当时还处于摸索阶段。如今,苏州已找到了一条适合社会公益组织成长发展的培育之路。

  据龚明介绍,目前,一个刚起步的社会公益组织进入孵化园,首先要通过审核,最关键的就是社会公益组织所进行的项目要具有发展潜力,并具有公益性。随后,孵化园将给予50平米以上的办公区,配置多台电脑,第一年从房屋租金到水电费、物业费全免。社会公益组织的孵化期一般为三年。在孵化期间,公益坊会为入园组织提供项目培育、培训规划、整合宣传、后勤保障等公共服务。

  在昌和公益坊中,除了各式各样的社会公益组织外,一个挂着“乐助社工”牌子的办公室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龚明告诉记者,这是孵化园特意引进的“医疗机构”,专门为刚起步的社会公益组织“诊断”运营时出现的问题,并免费开出“药方”。这两天,昌和公益坊内的“幸福呼”爱心社工服务队就找到了“乐助社工”的项目助理黄翠翠。

  “幸福呼”是一个专门为残疾、高龄孤寡老人免费上门服务的爱心组织。每周,志愿者都会去结对老人家中两次,与其聊家常、帮着跑腿买东西,料理家务。自去年5月启动至今,这个社会公益组织进行了1.2万次上门走访。这个组织运行的经费,主要来自苏州公益创投。但在今年的创投资金申报中,“幸福呼”却没有成功。在对”幸福呼“的运行情况进行调查后,黄翠翠很快就发现了问题:“幸福呼”的志愿者都是40、50后的下岗人员,尽管服务做得很好,但没有明确组织架构,没有专业负责筹集资金的人员,不懂得推广公益品牌,“公益创投对公益项目审查很严格,他们要通过申报,很多方面都需要改进。”

  黄翠翠告诉记者,事实上,“幸福呼”所出现的问题并不是个案。孵化园内的社会公益组织多来自草根,不少人从事志愿服务属于心血来潮,缺少规划组织,还有的不懂得如何包装自己,去获得社会各界的支持。因此,对于入园的社会公益组织,乐助社工都会定期对其运行情况进行评估,指导其制定章程和管理制度,设计服务内容,组织志愿服务,优化服务。此外,乐助社工还会对园内社会公益组织的负责人进行培训,通过讲师团授课、参访先进机构、项目与机构实际演练等方式,提高其策划管理能力。

  一年端出1000万

  公益组织也有“风投”支持

  除通过孵化园帮助各类社会公益组织孵化外,苏州在全省首创的公益创投则是社会公益组织发展的有力助推器。

  苏州市首届公益创投活动,安排1000万元福彩公益金,于2011年底正式启动征集创意项目。公益创投活动就是将“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理念运用到社会和公益领域。具体操作是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发动和组织社会公益组织创意设计公益项目并公开投标,通过专家论证和专业评估等方法确定公益项目,由中标社会公益组织,用专业的方法实施公益服务。这些公益项目范围主要包括“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福利慈善项目、按社工专业理念和方法开展的社会服务项目和其他事关民生的公益项目等。公益项目实施区域为苏州大市范围。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一年。首届活动上,苏州142家社会公益组织申报了192个公益项目,52个项目中标,华乐山水就是中标社团之一。

  这两天,在华乐山水心理咨询的志愿者们正忙着调研姑苏区内50岁以上空巢老人的生活情况。目前该团队共有74名成员,基本都是本科、硕士生学历,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及以上资质,主要为沧浪区的独居、空巢老人提供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服务。按照规定,每位志愿者要一对一结对帮扶2至3名空巢、独居老人,保证每月至少一次上门咨询服务,每周至少和结对老人通一次电话。该组织的一位负责人石建华告诉记者,从2011年苏州启动公益创投活动后,他们每年都会参加申报,并获得项目资金支持。今年,他们又中标了两个项目,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抑郁情况调查及干预和社区心理咨询免费讲座,获得了姑苏区卫生部门大约10万元的支持。石建华笑着说:“有了稳定的资金支持,大家干活都很起劲,正策划如何进一步扩大服务的范围。”

  “自给自足”反哺社会

  政府的事情公益组织来干

  正是在上述多种政策的帮扶和自身的努力下,苏州社会公益组织近年来获得了长足发展,并起到了反哺社会的作用,不少原本政府承担的公益职能,由这些社会公益组织代劳了。其中,苏州首家社会公益草根组织——小红帽义工协会最具代表性。

  小红帽义工协会成立于2004年,谈及近十年来的发展,协会理事长马晓华感慨良多。

  “2004年那会儿,苏州压根还没有公益组织的概念。”马晓华是小红帽义工协会的元老之一,也是现任理事长,他回忆,高子钦等5名热心人,因网络而相识,单纯想为社会做点好事,便创建了苏州公益网。而这正是小红帽义工协会的前身。刚起步时,活动多为慰问孤寡老人,或者打扫城市垃圾死角,每次只能召集到5~10个人。“2008年汶川地震后,一切都变了。”马晓华说,在灾难面前,人们变得前所未有的团结。他记得,地震第二天,苏州公益网便着手准备为汶川出力,5月17日,在观前街组织了一场大型义演,短短2天,就筹到了五六十万的物资和几十万的善款。

  “好心人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冒出来的。”马晓华说,这次汶川捐款的经历,让他们看到了社会公益团体的力量,也明确了注册非营利性公益社会团体的念头。当时苏州还没人尝试过,手续非常繁琐,而马晓华他们几乎一无所知。“协会章程有啥要求,活动履历怎么写,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 马晓华说,管理层团队利用去香港旅游的机会学习经验,或者干脆自掏腰包去广东、北京、上海取经,最终递交民政局的材料,足足有半米高。最后,他们成为苏州第一个成功注册非营利性公益社会团体,并更名为“苏州小红帽义工协会”。

  也有协会内部的人质疑,草根搞公益,就是干实事的,没必要注册,但马晓华在几年的发展中,看到了必要性。“至少解决了开展活动的合法性和持久性问题。”马晓华说,注册前,活动经费都是管理层团队自掏腰包,每年至少10多万,虽说大家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2008年后,小红帽请了专职人员,并通过公益活动外包、义卖手工作品、企业直接投资等方式,解决了大部分经费支出。这两年,苏州政府以项目招标的方式,加大了公益创投的力度。今年,小红帽义工协会更是凭着机制成熟,经验丰富等优势,一下子中了4个标,包括为残疾人放盲人电影,低龄老人助老龄老人等内容,每个项目有5~10万元经费,已基本能满足活动需求。

  马晓华说,现在仍坚持每周二发布网贴召集活动的传统,公益项目也扩大到长者服务、成长伙伴、捐资助学、社会救助等公益领域,网上注册义工达2.2万人,有4000多人实际参与了活动,10年来免费公益服务6万个小时,长期服务对象超过了1万人,

  经费也实现了良性循环,“社会公益团体的春天来了。”

  资金来源狭窄

  多数公益组织缺钱缺人才

  尽管近年来苏州社会公益组织方兴未艾,但能够像小红帽这样自给自足的毕竟不多。在昌和公益坊的采访中,多数社会公益组织都向记者表示,最大问题还是缺钱、缺人才。“幸福呼”爱心社工服务队负责人丁全福告诉记者,服务队成立一年来,已从原来15个志愿者发展到了40多人。考虑到志愿者都有工作,服务队特地聘用了7名专职志愿者,从而保证了爱心服务的可持续性。这7名志愿者,每月的工资是2000多元,外加社保。丁全福算了笔账, 去年一年算上专职志愿者的工资、活动费用等等,一共花去了20多万元,而中标苏州公益创投后所得到的资金支持只有10来万。这亏掉的10万元,只好由丁全福自己经营的清洁公司来承担。

  丁全福说,由于服务队的志愿者都是下岗工人,学历较低,今年在申请公益创投项目上没有成功,对于勉强维持的组织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我们的经费来源主要还是政府的公益创投,如果我们一个标都没中到,那资金链就断了。”

  苏州市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副主任李婷对此感同身受。“苏州的社会公益组织还比较滞后,管理不规范,资金匮乏。”李婷表示,除了缺钱,苏州社会公益组织还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人才。“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本科均设有社会工作专业,甚至有硕士研究生流动站,但是社工专业毕业生毕业后留在本土、本专业发展的较少。”李婷分析,由于缺乏社会工作的专业机构和岗位,他们大多流向体制内的公务员、村官、社区工作者等岗位,极少数进入成为专职社工,且这部分人大多流向广州、深圳、上海等地。

  一万多家公益组织未注册

  亟待提高整体素质

  苏州市民政局社会公益组织管理处处长王林兴告诉记者,目前,苏州全市登记注册的社会公益组织5000家,户籍人口每万人拥有社会公益组织近8家。近年来,苏州市政府投入巨资,积极扶持社会公益组织。截至现在,苏州已投入资金5353万元,建成社会公益组织孵化器13家,另有7家正在建设中。已入驻接受培育的社会公益组织123家。苏州还在省内率先探索,在2011年启动“苏州市首届公益创投活动”,下属各地还组织了公益“微创投”累计安排福彩公益金达1835万元,创意设计并实施了134个公益项目,服务人群惠及10万人次。

  不过和国内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苏州社会公益组织数量与当地发达的经济状况不相匹配。王林兴坦言,苏州社会公益组织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数量增长较快,但质量不高。在苏州,只是在社区备案尚未注册的社会公益组织有1万多家,这些游离于政府有效监管之外的组织,多数都是草根组织,没有合理的组织架构,开展活动多是心血来潮,整体素质较低。在“苏州市首届公益创投活动”中,142家社会公益组织申报了192个公益项目,最终只有52个项目中标,中标率仅为27%左右。

  服务“外包”扶持公益组织

  今年“公益采购”300万

  对于目前苏州社会组织存在的问题,王林兴表示,除了进一步放低部分类型的社会公益组织登记门槛外,如何提高社会公益组织的生存能力是关键。在未来两三年中,苏州将进一步加大社会公益组织孵化器的建造,力争实现苏州市市级、区县、街道和社区都设有社会公益组织孵化园,并实现上下级孵化园的联动。同时,政府将聘请专业机构,对社会公益组织的专职负责人进行系统培训,并将此列为常规性工作,分门别类地提升这些负责人的能力。

  至于如何解决社会公益组织的资金短缺,王林兴认为,今后除了坚持每年投入1000万用于公益创投外,公益创投活动要走向“公益采购”。“公益创投活动目标最终还是指向‘公益采购’,就是政府把部分公益服务职能“外包”给正规专业的社会公益组织。这样既减轻了政府负担,也可达到很好的效果。”王林兴说, 目前苏州市民政部门正在筹划建立政府向社会公益组织购买公益服务的目录,创制政府采购公益项目的规范程序。预计在今年,苏州将掏出300万,向社会公益组织购买公益服务。同时,政府还将引导社会公益组织向社会、企业筹措资金。鼓励苏州各类基金会,尤其是70多家非公募基金会参与公益创投活动,积极为社会公益组织提供资金、项目和技术支持。

  专家:

  政府购买公益服务

  是双赢

  监管不可放松

  昨天,对于苏州将向社会公益组织购买公益服务,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张明很是认同。

  他认为,苏州正在从万成型政府向社会服务型政府转型,尝试每年向社会公益组织购买公益服务,无论对政府,还是对社会公益组织,都是个“利好”消息。

  “政府购买公益服务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趋势,发达国家都非常普遍。”张明表示,社会公益组织与政府一样,不以营利为目的,但机制要比政府更加灵活,可通过市场机制、志愿服务和慈善等提供公共服务。也就是说,一些政府不该管的,不能管的,可以由社会公益组织来补充,这也符合“小政府大社会”的目标。对社会公益组织来说,想要持续地运行下去,必然需要一定的资金。通过公益项目“招投标”的方式,让社会公益组织竞争“上岗”,一方面解决了其经费问题,一方面也促使其不断发展,良性竞争。

  不过,张明也提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也需要加强管理。“这个社会公益组织有没有实力办好事,一定要事先审核清楚。”张明说,并非所有社会公益组织都能参与承接政府转移的公共服务,他当评委时,就曾遇到公益团队“活动履历造假”的尴尬事,为此,一定要选择那些管理严谨、运行良好的社会公益组织。另一方面,社会公益组织也应该提高自己的自律意识,秉承初衷,为群众办好事。

  苏州市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副主任李婷认为,在向社会公益组织购买服务的同时,还要做好严格的监管,比如定期对这些社会公益组织的财物情况等进行审查,向全社会公布审计结果等。此外,政府还应考虑对专职社会公益组织管理人才的培养。比如,苏州团市委已把目光投向了高校,正尝试在校园中培育出一批青年公益领袖,为苏州将来的青年公益组织,输送骨干人才。(何寅平 孙佳桦)

图片新闻推荐
“创新创业”五问
深圳南山,一家孵化器举办活动。活动开场了,却没有...[详情]
深圳宝安区六大园
深圳宝安区推进实施“科技桃花源”战略,制定建设标...[详情]
中国科技企业孵化
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五大创业中心,一是以北京、天津...[详情]
2016年全球创新指
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8月15日在瑞士日内瓦发布,该指...[详情]
国务院确定首批2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