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孵化器! 登录 注册 +我们微信 | 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新闻
  • 新闻
  • 政策
  • 技术
  • 创业
  • 孵化器
  • 企业
  • 项目
  • 专利
  • 协会
  • 金融
  • 中介
当前位置:中国孵化器网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正文
激发新活力 孵化器与高校成创业者大本营
发布日期:2015-03-16   编辑:中国孵化器网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15年,2413亿美元!阿里巴巴上市缔造的神话见证了草根创业的巨大潜力。近年来,随着我国创业环境的改善和创业服务机构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有梦想的人投身创业大潮中。

    15年,2413亿美元!阿里巴巴上市缔造的神话见证了草根创业的巨大潜力。近年来,随着我国创业环境的改善和创业服务机构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有梦想的人投身创业大潮中。

 

    在这样一股创业大潮中,孵化器与高校成为创业者的大本营。他们孕育了新一代创业主力军,孵化了新一代时代弄潮儿,激发了新的创业创新活力。

 

    新型孵化器

 

    成草根创业者聚集地

 

    位于北京市海淀桥东南口的中关村创业大街是一个新型孵化器的聚集地,这种新经济生态下的新产业组织形态吸引了一大批草根创业者汇聚在此。

 

    在车库咖啡,18号桌总被看做是个幸运位置。2011年,墨迹风云创始人之一赵东曾在这张桌上寻找自己的新方向。现在,坐在这张桌子前的是个名叫阿亮的80后。从安稳的研究所跳出来全职创业后,阿亮从周一到周五的工作时间,除了吃饭都在车库咖啡18号桌工作。这里就像一个临时办公室,他们的团队和设备都在这里。“一切都慢慢来,我们能有个自己做技术的地方就已很知足了。”阿亮说。

 

    自2009年以来,北京、深圳、武汉、杭州等地区涌现出创新工场、车库咖啡、创客空间、天使汇、亚杰商会、联想之星等近百家新型孵化器。这些新型孵化器各具特色,产生了新模式、新机制、新服务、新文化,集聚融合各种创新创业要素,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成为科技服务业的一支重要新兴力量。

 

    作为深圳第一家创客空间,柴火创客空间于2011年正式成立。潘昊是深圳柴火创客空间的创始人,而他的另一个身份是矽递科技创始人。2014年3月,29岁的潘昊入选《福布斯》杂志评选的“中国30位30岁以下的企业家”,并登上了3月《福布斯》中文版封面。潘昊所做的是为小型创新者提供快速开发工具,帮助硬件产品原型投入生产和市场推广。经过4年多的创业,这家藏身于南山老工业区的企业,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开源硬件制造商。“开源硬件就是能实现权力下放,降低技术门槛。从大众媒体到自媒体,从大众制造到自制造,在一个开放的平台上,一群人去做,就演变成一个小产业。”潘昊这样形容创客空间的作用。

 

    像潘昊一样,许多80后既是新型孵化器的创始人,也是一些发展得不错的企业的创始人。

 

    2014年8月,专注于互联网领域垂直招聘企业拉勾网获得启明创投领投、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跟投的2500万美元B轮融资。这是拉勾网2014年第二次公布融资消息。2014年4月1日,拉勾网对外公布收到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投资500万美元的A轮融资。有意思的是,拉勾网首席执行官马德龙也是中关村创业大街3W咖啡的创始人之一。既孵化成全别人的梦想,也追求完成自己的梦想,这成为他们共同而独特的人生轨迹。

 

    这些新型孵化器还聚集一批特色各异的创业者,既有“80后”、“90后”甚至“00后”,也有知名外企离职创业的高考状元;既有海归,也有连续创业者。

 

    豌豆荚联合创始人王俊煜是2003年广东省高考状元,从北京大学毕业3年后,他选择了离职来到创新工场创业。作为创新工场第一批入驻项目,豌豆荚在获得1.2亿美元融资后又获得高盛的B轮追加投资,步入发展快车道。

 

    如今,创新工场也在尝试新的形态,组织已经获得一些回报的创业者如王俊煜,智明星通创始人唐彬森,展程科技创始人陈羽翔、张亮等创业公司创始人组成小联盟,以新的基金形态做天使投资。

 

    在这些开放的新型孵化器里,创业者不仅可以获得办公场所和投资人,还可以作为互相交流和思维碰撞的场所,不局限于线下也不局限于地域,创新创业创造的活力在其中自然萌芽和发展。

 

    传统孵化器

 

    成创业者圆梦大摇篮

 

    当新型孵化器日益大放异彩时,还有更大一批传统孵化器一直是我国创业孵化事业的中流砥柱,也成为许多创业者圆梦的大摇篮。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已超过1600家,在孵企业8万家,吸纳大学生创业近15万人,吸纳就业人数超过175万人,中星微电子、启明星辰、数码视讯、乐普医疗、奥瑞金种业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都从这里破壳而出。

 

    我国孵化器发展经历了一段从“零”起步到形成完整的孵化服务网络,从亦步亦趋地跟在发达国家后面蹒跚学步到创造令世界瞩目的新型创业孵化聚集形式的蝶变之旅。

 

    上世纪80年代,武汉市一些大研究院大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走出“围墙”下海创业,并从最初的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在对这种独特的创业现象进行深入调研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规划办公室1987年2月向武汉市科委提交了《关于成立“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的请示》。

 

    那一年,适逢美国孵化器专家、联合国科技促进发展基金会主席鲁斯坦·拉卡卡来到中国。1987年5月17日,鲁斯坦·拉卡卡在北京会晤了时任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的宋健。他希望中国有兴趣尝试一下“孵化器”建设。这一建议得到国家科委的重视,并开始调研和筹备工作。

 

    1987年9月25日,武汉市编制委员会下发《关于同意成立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的复函》。至此,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正式成立。

 

    就在这一年,从武钢辞职的龚伟加入了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的筹建工作。对于这个服务机构,龚伟的理解是,“通过创造一个相对优化的局部环境,让有创意的人将创意变成样机、产品,最后变成一个商品,甚至成为一个产业,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

 

    为了让更多有创业梦想的人了解孵化器,龚伟骑着自行车在武汉各大学张贴广告。最初进入孵化器的楚天激光、凡谷电子、凯迪电力这3家科技企业现在已经成为各自领域的龙头企业,其中凯迪电力的产值已经过百亿元。

 

    经过20多年发展,如今我国已经一跃成为世界孵化器第一大国。28年间,我国1600多家孵化器孕育了8万多家在孵企业,培育了几百家上市公司。孵化器已经成为我国高科技成果转化的理想平台、科技创业者梦想成真的摇篮、创新创业文化传播的家园。

 

    作为我国火炬计划和孵化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4年全国首家留学人员创业园——金陵海外学子科技工业园在南京成立以来,到2013年年底,全国已建成各级各类留学人员创业园超过260家,在孵企业超过1.6万家,累计孵化企业超过3.5万家,有近4万名留学人员在创业园创业和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高校

 

    成为年轻创业者大本营

 

    近年来,随着天使投资人的日益活跃,新经济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创业门槛的日益降低,越来越多年轻人甚至是大学生投身创业大潮,高校成为年轻创业者的大本营。

 

    如今,中关村的创业者不断年轻化,出现了“21岁”创业热潮,90后为代表的创业者正在成为创业主力军。这些创业者年龄都在21岁左右,大三开始参与创业的不乏其人。

 

    21岁的季逸超既是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大三学生,也是PEAKLAB巅峰实验室的创始人。季逸超从小就喜欢编程,在高中时就自主开发了用于手机终端猛犸浏览器。如今他的PEAKLAB巅峰实验室主要从事互联网产品的研发,目前也已经获得了徐小平和红杉资本的投资。

 

    周婧是个标准的90后,生于1990年的她,创业之路始于大三开始在美国接触到的“创业领导力培训计划”。之后还在大学期间,她的第一创业项目是一款阅读APP。而2012年她与前微软美国总部IE浏览器核心研发团队成员及移动互联网行业专家陈本峰共同创立美通云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其中的核心产品,云适配技术可以提供业界领先的网站跨平台适配方案,目前已可覆盖5000多种移动终端设备。

 

    如今,大学生投身创业潮已不鲜见。各大高校也不断优化创业环境,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创业孵化服务。

 

    清华大学除了普及创业教育,实施大学生创业训练营,建立完整了创业孵化培育体系外,还建立了清华创客空间。为大力推进清华大学的“三创”教育,进一步营造氛围、研讨问题、引领教育、传播精神,使创客文化在清华获得更广的受益面和更深的受益度,清华大学还将每年11月最后一个周六定为“清华创客日”。据悉,2015年清华大学李兆基科技大楼将落成。届时,清华创客空间将设置在科技大楼中,并占据约16500平方米的空间,将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大学创客空间。

 

    越来越多民营机构也开始支持大学生创业。2013年9月,万达集团推出支持大学生创业十年计划,即从2013年到2022年,每年投入5000万元,拿出50个万达广场店铺,支持100名大学生创业;10年累计投入5亿元,提供500个万达广场店铺,支持1000名大学生创业。

 

    不过,虽然大学生创业热情日益高涨。但当前我国选择创业的大学生还非常少,尤其是本科毕业生。国内大学毕业生创业成功率仅为2%-3%,远低于社会创业成功率,也远低于国外大学毕业生创业成功率。

 

    尽管如此,但不得不承认的是,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继续扩大开放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创业服务基础设施和市场环境的日益改善,中国年轻一代的追梦轨迹和生存方式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年轻人尤其是受过良好教育、身怀创业梦想的人,正在用勤奋和汗水,来寻找他们未来的人生价值和努力方向。

图片新闻推荐
“创新创业”五问
深圳南山,一家孵化器举办活动。活动开场了,却没有...[详情]
深圳宝安区六大园
深圳宝安区推进实施“科技桃花源”战略,制定建设标...[详情]
中国科技企业孵化
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五大创业中心,一是以北京、天津...[详情]
2016年全球创新指
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8月15日在瑞士日内瓦发布,该指...[详情]
国务院确定首批2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