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孵化器! 登录 注册 +我们微信 | 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新闻
  • 新闻
  • 政策
  • 技术
  • 创业
  • 孵化器
  • 企业
  • 项目
  • 专利
  • 协会
  • 金融
  • 中介
当前位置:中国孵化器网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正文
广州开发区实施五区合一 成广东孵化器创新发展先行区
发布日期:2016-03-09   编辑:中国孵化器网   来源:中国经济网
猴年春节前,随着孵化器“地库”关闭转手的消息传出,人们不禁对近两年来各地蜂拥而起的众创空间(或孵化器)的生存状况产生忧虑。据分析,国内孵化器不同程度地出现同质化、服务不专业、缺“生源”、缺资金等问题,正危及生存,甚至网上有人放言:2016年将会是孵化器集中

    猴年春节前,随着孵化器“地库”关闭转手的消息传出,人们不禁对近两年来各地蜂拥而起的众创空间(或孵化器)的生存状况产生忧虑。据分析,国内孵化器不同程度地出现同质化、服务不专业、缺“生源”、缺资金等问题,正危及生存,甚至网上有人放言:2016年将会是孵化器集中倒闭的一年。

 

    2月16日,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上,广州高新区管委会、广州火炬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广州火炬中心)以“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创新实践”项目摘得2015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唯一的特等奖。17年来,广州开发区管委会联合各路资本,建成了50家孵化载体,拥有366万平方米孵化面积,共“孵”育出2182家企业,成为华南最大的孵化器、加速器集群。

 

    一边是不少众创空间难以为继,一边是广州开发区孵化器密集发展,红红火火。为何出现如此大的反差?《经济日报》记者走进广州科学城一探究竟。

 

    广州开发区实施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高新区、广州出口加工区、广州保税区和中新广州知识城“五区合一”的管理体制。自1984年建区以来,该区就一直是广州市乃至广东省对外开放和科技创新的重镇,其地区生产总值、财税总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长期稳居国家级开发区前列,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2337亿元。

 

    始建于新世纪初的广州科学城是广州开发区的核心区,也是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密集之地,20.2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遍布着366万平方米的孵化器。穿行于科学城,不时就能看到各类孵化器、加速器。广州火炬中心、广东软件科学园、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广州科技企业加速器、广州瑞粤科技企业孵化器、广州华南新材料创新园……这一栋栋根系广州科学城的产业大厦正吸纳着一批批海内外年轻才俊在此为梦想拼搏。

 

    从1998年启用的“留学人员广州创业园”算起,广州开发区孵化器建设已历经18年的探索发展,成绩斐然:走出了12家上市公司;聚集了1名诺贝尔奖获得者、50名中组部“千人计划”人才、16个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建起了20多个国家级创新平台、70多个省级创新平台、500多家研发机构……广州开发区已然成为广东省孵化器创新发展的先行区域。目前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占广州市1/4,在科技部对全国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情况的综合排名中,广州高新区居第二位,仅次于北京中关村。

 

    创客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是每一个创业“初哥”梦想实现的升级通道。然而,梦想不只于“科技园”,一些实力雄厚、资源丰富的毕业企业在购地自建科技园的同时,还投资建起了专业孵化器,围绕自身产业上下、左右地做文章,并逐步形成了内生孵化、外延孵化、协同孵化三大模式。

 

    广州瑞粤科技企业孵化器(简称“瑞粤”)就是其中之一。其母公司广州科密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当时就几个人,没有工作场地,对相关政策也不了解,所以选择在广州火炬中心进行孵化。”瑞粤总经理孙长哲告诉记者,经过多年奋斗,科密汽电终于长大了,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从事汽车ABS研发、生产、销售的高科技民营企业,2015年销售额达2.5亿元,并成功在新三板挂牌。2011年,公司建起了自己的产业园。2013年3月,科密汽电公司和自然人共同投资组建了广州首个以汽车电子技术孵化及产业化为特色的科技孵化器——广州瑞粤汽车电子创新园,面积达2.3万平方米。

 

    “当时是怎么考虑的?”孙长哲回答记者:“我们要寻求创新的突破点。由于汽车电子产业链还不成熟,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需要团结相关企业特别是上下游企业,抱团发展,互相带动。”

 

    依托科密汽电在行业中的龙头地位,瑞粤很快就集聚了数十家汽车电子技术相关企业,引入了会计、律师、咨询等公共服务机构,建设了专业性试验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跟随着孙长哲的脚步,记者走进了位于大厦4楼的广州祺智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敞亮的办公区内安坐着二三十名年轻人,他们有的在盯着电脑,有的在敲着键盘,四周标着“广东北斗”招牌。在产品展示区,公司董事、总经理焦明辉拿着最新研发的“北斗盒子”兴奋地介绍着:“这是国内首款面向民用市场、有正式牌照的个人手持北斗短报文通讯终端产品。它可以让使用者在没有信号的情况下也能随时与亲友同伴保持联络并告知位置”。

 

    “园区给我们帮助很大!”焦明辉说,入园后,孵化器多次为其提供政策信息,落实补贴优惠政策。特别是在今年年初,帮助公司拿到了100万元的贷款。“数目不大,但真的很及时。因为产品从设计出来到外包生产再到上市销售,回笼资金往往需要3到6个月,这笔款子可帮公司顶一阵子运转费用。”一路看下来,记者觉得2016将是祺智的幸运年:“北斗盒子”前段在京东获得了100多万元众筹支持;公司年初已拿到了1000万元的风险投资;年产值可达2000万元,比去年翻一倍多……

 

    瑞粤目前已引进50家企业,在孵企业38家,已有4家毕业,有3家在股权交易中心挂牌。2015年,入驻企业年产值近5亿元。“我们的孵化面积一直能达到八成以上的使用率,去年还获得了国家级孵化器培育单位的认定。”孙长哲说。

 

    现在,金发科技、视源电子、冠昊生物、达安基因、科密汽车……30多家有代表性的产业孵化机构正续演着广州开发区新的产业传奇。据广州火炬中心主任汤恩介绍,目前全区孵化器中已有超过八成是民营,其中又有八成多是专业型,其孵化面积和企业数均占全区总量的一半左右,它们大多是从孵化器毕业后发展壮大的科技企业自建的孵化器。

 

    谁在“孵化”孵化器

 

    各类孵化器为何能在广州开发区大地上生生不息?又是谁在合纵连横,“孵化”着这些孵化器,让它们从一棵棵“树木”变成了一大片有机的创新创业“森林”?“政府之手”和“企业之手”不可或缺。

 

    企业转型升级的内在冲动直接催生了专业型孵化器。像科密汽电公司一样,任何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面临转型升级的需求。在汤恩看来,企业最好的资源就是其销售渠道、研发平台、管理经验、投融资能力、行业人脉等产业资源。那么,利用企业自身产业资源进行转型升级当属良策,而企业建设孵化器就是一个很好的渠道。企业可以通过鼓励内部创业、参股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引进项目进行产业化培育等多种方式,把这些项目纳入到孵化器中去,然后注入其产业资源,从而可以不断发现和培育具有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企业,最终实现转型升级。

 

    事实上,不但达安基因、视源电子这些“大佬”级毕业生这样做,就连现在仍身处“加速器”、即将腾飞的“小巨人”也有这样的谋划。由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周振博士创立的广州禾信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经过在广州科学城8年的“孵化”和“加速”,目前已成为我国唯一具备高性能质谱仪器正向开发及批量生产的企业,即将在新三板挂牌,现在已在广州科学城买下17亩“旺地”,将建成3万平方米的产业园,2017年将要打造中国第一个科学仪器产业孵化器。在采访中,周振告诉《经济日报》记者:“一方面,科学仪器专业人才在国内还是非常少,而我们企业在科学仪器领域是国内领先的企业,就想将上下游企业都聚拢起来培育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虽然不少大学里的团队都开发了相关技术,但是成果转化没有成熟的渠道,相关的投资人对科学仪器技术也不是很懂,不愿意投资,那么我们就决定自己来做这件事。”

 

    “政府之手”又是怎样推动的呢?

 

    广州开发区管委会本身就是孵化器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其投资建设的一批孵化器和加速器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除了1998年投资建设的留学人员广州创业园之外,2000年到2009年,广州开发区累计投资40亿元,在科学城核心区建成了广州科技创新基地、创意大厦、创新大厦等。截至2015年11月,省市区政府共建设孵化器9家,孵化面积达173万平方米,占总规模的47%,在园企业1188家,占企业总数量54%。最关键的是,它先后孵育出后来建成的各行业孵化器的“种子”——包括人才和产业等要素。

 

    作为引领者,当然是要制定政策,营造创新环境。目前广州开发区已构建起“基础服务+增值服务+专项服务”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孵化服务生态体系,针对科技型企业发展的不同需求,分阶段为在园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科技研发、投融资、创业辅导等专业化服务。例如,2014年12月挂牌成立了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是全国首批设立的三家知识产权专门法院之一;先后设立了10亿元的引导基金、3亿元的担保基金和5000万元的种子基金,支持创业企业开展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推进创业孵化事业发展。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建设科技创新支撑体系时,先后组建基因检测、信息服务等九大产业创新联盟,搭建了“广州开发区仪器设备资源库”“科技资源共享服务站”等资源共享平台,为实现全区创新资源共享,孵化企业抱团开展共性技术研发提供了强力支撑。

 

    “火炬中心可以说是‘孵化器的孵化器’!”汤恩说,除了日常的区级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工作,火炬中心还致力于破解企业建设孵化器、构建区域大孵化器体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痛点”。例如,构建企业建设孵化器的培育体系、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协同解决共性问题、推动成立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等。为培育新建孵化器的管理人员,中心连续组织了科技企业孵化器从业人员培训班,先后组织到北京中关村、上海、深圳等地考察学习孵化器建设。为鼓励和扶持孵化器和在园企业发展,中心还积极落实资金扶持政策,奖励了一批优秀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资助了一批优质的科技创业团队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对于大孵化器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身为广州市委常委、广州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黄埔区委书记的陈志英再明白不过了,他说:“近年来,正是通过不断打造孵化器升级版,广州开发区得以从一个以加工贸易为主导的外向型工业园区,转向创新与制造相结合的科技工业园,目前正向知识经济社区迈进。

图片新闻推荐
“创新创业”五问
深圳南山,一家孵化器举办活动。活动开场了,却没有...[详情]
深圳宝安区六大园
深圳宝安区推进实施“科技桃花源”战略,制定建设标...[详情]
中国科技企业孵化
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五大创业中心,一是以北京、天津...[详情]
2016年全球创新指
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8月15日在瑞士日内瓦发布,该指...[详情]
国务院确定首批2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