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孵化器! 登录 注册 +我们微信 | 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新闻
  • 新闻
  • 政策
  • 技术
  • 创业
  • 孵化器
  • 企业
  • 项目
  • 专利
  • 协会
  • 金融
  • 中介
当前位置:中国孵化器网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中国创业孵化新纪元:2016年孵化器总收入达308亿元
发布日期:2017-06-20   编辑:中国孵化器网   来源:新浪综合
“这个世纪还有23年,要实现4个现代化,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究竟从何着手?”

    “这个世纪还有23年,要实现4个现代化,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究竟从何着手?”

 

    1977年8月4日,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教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这个问题。

 

    从1987年开始,有这样一群人为了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而踏上了征程。他们从湖北省武汉市东湖边一座简陋的营房出发,筚路蓝缕,风雨兼程。他们是“敢吃螃蟹”的先锋。从中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开始,他们把只有5个人的筹备小组,发展到十几万人的管理大军;把武汉东湖边的创新孵化器,复制到中国所有的中心城市、地级市以至县域和乡镇;从服务6个项目到孵化出上千个上市企业,他们把中国的创新事业推上高地、蜚声世界。他们就是中国的“孵化器人”,是中国创新创业的先驱。

 

    从最初孵化的6个项目开始,到今天孵化出凯迪电力、启明星辰(18.990, 0.00, 0.00%)、科大讯飞(32.170, 0.00, 0.00%)、以岭药业(16.680, 0.00, 0.00%)、天合光能等海内外上市挂牌企业,30年来,中国孵化器人与创业者比肩并行。而中国的创业孵化,也走出了一条锐意创新、敢为人先的奋进之路。

 

    风雨无阻的孵化历程

 

    “在伟大祖国的和平建设时期,中国的热血青年到哪里去?到孵化器去!因为那里有希望!”

 

    这是1997年11月,时任国务委员宋健关于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演讲摘要。

 

    科技企业孵化器(简称孵化器)是包括各种类型的孵化器、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等在内的创业孵化机构的统称。从1987年中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武汉东湖成立以来,中国孵化器的建设事业经历了3个特色鲜明的发展阶段。

 

    从1987年到1999年,是中国孵化器发展的第一阶段——探索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中国的科技创新孵化器事业刚刚萌芽和起步。中国创业孵化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主任龚伟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当时中国尚处于改革开放初期,面对大批科技成果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还步履艰难的困境,政府提出要突破原有体制束缚进行创新,让科研人员走出高校院所,将科研成果放到市场中服务大众。”

 

    在那个年代,创业者们面临很多困难,比如在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创办公司必须要找个挂靠单位;民办企业被视为个体户,享受不到国家给予国营单位的各种待遇;“下海”创业的科技人员的人事档案、组织关系等没有部门管理……

 

    “那时科研人员要走出高墙深院谈何容易?这些人出来要有地方住,档案要有地方接,招聘要有地方管……”龚伟感叹,他创办第一家孵化器的初衷,就是“让科技创业者不再是个体户,而是有合法身份的科技型企业”。

 

    1987年6月,中国首家孵化器“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成立了。这家位于武汉市东湖边丁字桥108号的孵化器起步时只有6间厂房,总面积659平方米,共有6家企业入驻。然而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孵化器事业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张志宏说:“1987年到1999年,中国孵化器在摸索中稳步前行,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先锋,初步营造了局部优化环境。”

 

    2000年到2013年,中国的孵化器事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孵化器数量从2000年的164家增长到2013年的1468家。在2000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独资成立“北京北航天汇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这是全国首家以“孵化器”作为企业名称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开始发挥作用,民营孵化器异军突起,行业组织开始建立并发挥作用,北京及各地的孵化器行业协会成立。

 

    2014年至今,是中国孵化器事业的迅猛发展阶段。随着“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政策的出台,创业创新已经成为全中国社会的共识。中国孵化器的数量从2014年的1755家迅速增长到2016年的3255家。“众创空间”诞生并迅猛发展。截至2016年底,全国纳入科技部火炬中心统计范围的众创空间有4298家,孵化器3255家,科技企业加速器400余家,国家高新区156家,共同构成接递有序的创业孵化生态。全国共有服务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超40万家,带动就业超过200万人。中国的创业孵化事业方兴未艾。

 

    从无到有的孵化经验

 

    中国孵化器的诞生得益于改革开放,并伴随着改革开放逐步发展壮大。除此之外,中国孵化器的成功,还离不开政府的管理和中国孵化器人的敬业和奉献精神。

 

    改革打开了中国科技创新的大门。科技创新孵化器的出现,离不开两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事件:科技体制改革的开启和“火炬计划”的实施。

 

    198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科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中国长期存在的科研与生产脱节、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鼓励科研人员走出深墙大院,积极创业,从而掀起了科技创业的浪潮。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以“推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高新技术商品产品化、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为主旨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计划——火炬计划”正式启动实施。作为国家高技术产业总体发展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火炬计划”重点之一是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这标志着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正式进入国家科技产业发展计划。此后,孵化器发展开始步入正轨。

 

    30年来中国政府在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根据孵化器事业不同发展时期的特点,中国政府在规范、示范和引导上渐次推进,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孵化器发展道路和模式。“定战略、出政策、抓服务、建体系、撬市场”,中国充分发挥自己强大的体制动员优势,有效聚集了人力、财力和物力,推动中国的创新事业发展。

 

    在孵化器建设初期,其资金来源有国家“火炬计划”引导资金和地方政府的扶持资金。在国家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事业的政策指导下,各级人民政府在孵化器的基础设施如土地征用、通信网络、服务平台建设方面给予了诸多优惠。

 

    此外,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立和发展,是在一个专门的机构——科技部火炬中心的指导与协调下进行的,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科技部火炬中心是“火炬计划”的具体实施单位,如《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五”期间发展纲要》《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等关于孵化器发展的国家规划,就是由火炬中心牵头制定的。此外,火炬中心还研究出台《孵化器指标评价体系》,完善对孵化器的评价考核指标体系;组织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有效引导社会资本关注和投入创新创业;牵头“创业中国”行动计划,打造区域创新创业品牌,提升区域创新创业活力。

 

    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一支优秀的孵化器管理人员队伍,他们勇于学习国内外一切先进经验,消化吸收,并且在改革大潮中大胆尝试一些新理念、新模式,与创业者一起砥砺前行,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27年前与广州市孵化器工作结缘的伍干宁这样评价自己作为孵化器人的工作:“如果有朋友要问:是什么力量让孵化器人如此坚持,不断创造奇迹?我的答案是:我们这代知识分子拥有服务创新、创业报国的一种情怀,一种责任。在这种光荣使命的感召下,我们带着梦想,一路前行,一步一步走到今天。”

 

    而君紫资本创始人、全国三八红旗标兵秦君则这样评价自己的孵化器人生涯:“2000年大学刚毕业的我还是个20出头的小丫头,毫不犹豫地一猛子扎进了孵化器行业。有人说我把自己嫁给了中国孵化器,嫁给了中国科技服务业,我觉得这样说一点也不为过。”

 

    不可替代的孵化贡献

 

    30年间,中国孵化器事业成绩斐然,不仅激发了国家创新创业的文化精神,还成为体制改革的重要载体和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张志宏说:“我国科技创业孵化载体,在数量上和规模上已位居世界第一。30年来,孵化器在主动融入创新全球化进程中走在前列,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催生新动能、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得到包括创业者在内的社会各界普遍认同。”

 

    科技企业孵化器自出现起,就成为中国创新创业文化的空间载体,随着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内生了以“成己达人”为核心的孵化器文化,强调“尊重创业者、仰视创业者”“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促进创新创业文化不断向全社会扩散,使之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近年来,我国孵化器出现了一种新形式——创业咖啡馆。有创业者对此评价说:“想投资,喝一杯咖啡,可能碰上好项目。”在创业咖啡厅,点一杯咖啡,创业者就可以静下心度过一天,想自己的创意,甚至还可能在身边找到自己创意的合伙人和投资人。位于深圳高新数字技术园内的起点咖啡就是这样一家典型的创业咖啡馆。它的发起人是国家发改委与深圳市政府共同组建的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中心,这家咖啡馆为早期创业者提供了几乎零成本的办公场所。

 

    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是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范式。企业孵化器是整合自主创新资源的大平台,是一个开放系统,许多传统科技机构、新型科技机构、大学等可以通过建设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来吸引社会人才和资金。以西安光机所为例,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他们一方面发起了与社会资本相结合的“西科天使基金”;另一方面,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与重点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共同成立了国内首家“产—学—研—资—用—孵”相结合的“光电子集成电路先导技术研究院”。后来又成立了“中科创星孵化器”和“中科创星众创空间”,这样一来,西光所就不再只是“现有员工的研究所”,全社会的优秀人才都可以在这个开放的平台上创业。

 

    30年来,孵化器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骑着自行车进来,开着奥迪车出去”是创业者们对于孵化器形象的生动评价。据统计,2016年,中国孵化器内毕业的科技企业已达到8.9万家。2016年孵化器总收入达308亿元,净利润32亿元,上缴税收24亿元,孵化器的工作有效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图片新闻推荐
“创新创业”五问
深圳南山,一家孵化器举办活动。活动开场了,却没有...[详情]
深圳宝安区六大园
深圳宝安区推进实施“科技桃花源”战略,制定建设标...[详情]
中国科技企业孵化
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五大创业中心,一是以北京、天津...[详情]
2016年全球创新指
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8月15日在瑞士日内瓦发布,该指...[详情]
国务院确定首批2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