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孵化器! 登录 注册 +我们微信 | 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新闻
  • 新闻
  • 政策
  • 技术
  • 创业
  • 孵化器
  • 企业
  • 项目
  • 专利
  • 协会
  • 金融
  • 中介
当前位置:中国孵化器网 > 新闻动态 > 园区动态 >  正文
合肥高新区:创新发展再上新征程 促动城市西向崛起
发布日期:2017-08-29   编辑:中国孵化器网   来源:安徽日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些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迎来新的发展动能,各种新工艺、新技术纷纷落地开花,不仅促进了新产业的不断发展,更有效带动了传统产业的新应用,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些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迎来新的发展动能,各种新工艺、新技术纷纷落地开花,不仅促进了新产业的不断发展,更有效带动了传统产业的新应用,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其中,就有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智力密集、技术密集、环境开放,这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典型特征。而高新区作为中国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成为当下符合中国国情,发展高新技术产品的有效途径。

 

    1988年8月,中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计划―――火炬计划开始实施,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被明确列入为重要内容,各地纷纷结合当地特点和条件,积极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铿锵落子后,承载着几代人发展期望的种子,开始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最终汇聚成林。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合肥高新区),正是这片浓郁的森林中一棵生机勃勃、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促动城市西向崛起

 

    城市的发展,向西、向南是两个为人所熟知的方向。

 

    自上世纪50年代合肥被列为省会以来,框架就一直在生长,版图就一直在拓展。

 

    时针拨向1991年,合肥高新区成为国务院首批设立的国家级高新区,成为新时期下合肥快速发展的新方向。重担在肩,一批又一批的高新人在这片西向崛起的热土上,携智慧与勇气砥砺前行,开辟了一片灿烂辉煌的新天地。

 

    回顾合肥高新区的发展足迹:1991年位列首批国家级;1997年成为首批 “中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科技工业园区”;1999年获批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区域试点高新区;2003年获“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8年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2010年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2012年跻身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2013年入选合肥唯一国家智慧城市试点;2014年成为中西部首批、安徽唯一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2016年获批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7年承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区的建设,参与全球科技竞争……

 

    一系列数字与荣誉的背后,是合肥高新区12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孕育出的曙光与希望。

 

    20多年的发展,合肥高新区已成为安徽省新兴产业门类全、创新潜力与活力优、金融资本活跃、政策集成度高、人才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通过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合肥高新区成就瞩目:截至2017年1月,合肥高新区国家高企达603家,占全省15%;2016年,全区新获省著名商标19件,专利申请10462件,授权3452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数230件。不断增长的创新实力,在合肥加入长三角城市群,安徽快速崛起闯出新路的新征途上,将力争发挥更为重要的支撑与带动作用。站稳全国第一方阵。

 

    回首合肥高新区发展20年,起步有艰辛,奋起有坚毅,收获有喜悦。

 

    合肥高新区最初划定启动区之时,仅仅是大蜀山脚下2.2公里的小范围,22年克难攻坚、纵横捭阖,延展铺陈,不仅成就了今日的128平方公里,更成长为全省最大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中部地区发展高技术产业的领跑者,其势可谓波澜壮阔。

 

    近日,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关于通报国家高新区评价(试行)结果的通知》,合肥高新区在全国147家高新区(含苏州工业园)中的最新综合排名升至第六位,较2016年排名再进一位,进一步站稳全国高新区第一方阵。

 

    其中,合肥高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位居第一位、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能力位居第四位、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位居第六位。

 

    这是实打实的成绩,是一份令人欢欣鼓舞的阶段性“答卷”。

 

    “十二五”期间,合肥高新区累计实现GDP1987.1亿元,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295.4亿元,分别是 “十一五”的2.7倍和3.2倍。2016年,合肥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562.4亿元,增速11.1%。;完成招商引资263亿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4.79亿美元,工业招商引资187亿元;完成公共财政收入28.62亿元,增速15.4%。

 

    而作为该省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合肥高新区坚持狠抓“平台、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集聚,驱动园区创新发展,园区综合排名就是最好的佐证。

 

    量子技术、博微太赫兹安检仪的应用,讯飞智能技术在三大核心环节斩获国际第一……目前,合肥高新区的家电、电子信息、光伏新能源、汽车及装备制造四大产业均已形成规模超 300亿元的产业集群,占园区经济总量的70.6%。合肥高新区“尖端技术顶天立地、自主创新铺天盖地”的发展局面已经形成,将在全省创新建设大发展的热潮中,迸发出更大的活力。

 

    助力创新发展格局

 

    2017年2月27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暨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建设动员大会在合肥高新区召开,大会提出,将努力把合肥打造成为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重要承载者和策源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标志着安徽在全国创新大格局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力量。

 

    而合肥高新区,将在其中承载起重要使命。合肥高新区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环境四个领域,参与和推动核心层、中间层、外围层、联动层四个层级建设,加快建设中科大高新园区、“类脑智能国家工程实验室”等世界一流的创新型大学和研发机构,以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为龙头,构筑核聚变研究中心、量子研究中心、天地一体化网络中心、离子医学中心、大健康中心、智慧能源创新中心等产业共性平台,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区布点高新,这是非常难得的机遇,我们要保障好建设好服务好,画好路线图,列出时间表,稳扎稳打,助力大创新格局。 ”合肥高新区管委会负责人说。

 

    合肥成为继上海之后,正式获批准的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高新人深知,这不仅是大科学装置的数量累加,更是创新体系的基础平台,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不仅是安徽的,更是国家的科学中心,将代表国家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这是高新人的荣誉,也承载着全省人民的期许。

 

    回首20年,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展望新的更多的20年,精准科技创新将成为时下合肥高新区转换园区发展动能的首要动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主动服务经济发展主战场,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创新的道路,是全体高新人矢志不渝的追求。

 

    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五大发展见行动”等各项工作任务,打造战略性产业集聚区、创新创业引领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将成为“十三五”时期乃至今后更长时间,合肥高新区牢牢树立的目标。创新发展,再上新征程――合肥高新区正以开放的国际视野,承载国家使命,扬帆远航。

图片新闻推荐
“创新创业”五问
深圳南山,一家孵化器举办活动。活动开场了,却没有...[详情]
深圳宝安区六大园
深圳宝安区推进实施“科技桃花源”战略,制定建设标...[详情]
中国科技企业孵化
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五大创业中心,一是以北京、天津...[详情]
2016年全球创新指
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8月15日在瑞士日内瓦发布,该指...[详情]
国务院确定首批2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