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孵化器! 登录 注册 +我们微信 | 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新闻
  • 新闻
  • 政策
  • 技术
  • 创业
  • 孵化器
  • 企业
  • 项目
  • 专利
  • 协会
  • 金融
  • 中介
当前位置:中国孵化器网 > 政策解读 > 科技动向 >  正文
多态融合创新引领 设施农业产业蓄势突破
发布日期:2019/8/30 9:45:40   编辑:中国孵化器网   来源:科技日报
“数字化时代带来了农业以信息和知识为核心要素,多种先进生产力要素组合后的第三次革命。”

    “数字化时代带来了农业以信息和知识为核心要素,多种先进生产力要素组合后的第三次革命。”8月28日,在由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等主办、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设施农业分会等承办的2019中国设施农业产业大会暨2019年高附加值植物生产的环控技术国际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说。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开始推广应用日光温室,三十多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据行业统计,到2018年末,我国各类设施农业面积达5000多万亩,大棚、日光温室、连栋温室等使用年限10年以上的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2800多万亩,居世界第一。”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张辉介绍,设施蔬菜产量占我国蔬菜总产量的30%,全国人均设施蔬菜占有量近200公斤,实现了常年均衡供给;设施农业年产值9800亿元,提供了4000万个就业岗位。

 

    随着我国国民对优质特色农产品需求日益增长,设施农业发展迎来新机遇,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设施农业呈现出信息化推动显著增强,融合化发展明显加速,绿色化发展迫在眉睫,国际化影响日益增强四个明显特征。”张辉说。

 

    那么,我国设施农业产业的发展引擎和突破口在哪里?

 

    专家表示,以绿色生态为导向,聚集资源要素,实现多态融合,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引领,联合攻克一批农业领域关键技术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中国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还相对滞后,综合机械化水平仅为33%,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还较低,特别是机种、机收装备技术供给不足,还不能满足设施农业产业发展的需求,亟待加快发展。”农业农村部农机鉴定总站、农机推广总站副站长涂志强说。

 

    涂志强表示,补短板、强弱项、促协调,发展设施农业机械化,亟须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加强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加强产学研用融合,加强农机鉴定和推广能力建设,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

 

    “智慧农业包含信息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准投入、个性化服务。但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技术难题,作物生态生理信息监测传感器还有待改善,采集信息点位少,综合性的信息采集、生命信息传感器缺乏,农业知识模型和应用控制阀值模型未形成‘感知-传输-控制’的应用模式。”赵春江说。

 

    赵春江表示,因此,大尺度的信息采集、点位信息采集、群体信息采集、综合性信息采集以及采集的信息直接控制设备进行适时调控,将成为未来智慧设施农业的发展方向,计算机的机器视觉也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二维、三维技术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图片新闻推荐
南京出台10条新政
10条新政是南京在特殊时期拿出的特殊举措,促进高校...[详情]
天津推出多项新举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详情]
《郑州市科技企业
为将郑州打造成为国家极具活力的创新创业中心提供强...[详情]
济南出台“双创1
人才兴则城市兴。为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详情]
“1+9”人才政策
记者近日从兰州市委组织部了解到,兰州持续改善“引...[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