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孵化器! 登录 注册 +我们微信 | 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新闻
  • 新闻
  • 政策
  • 技术
  • 创业
  • 孵化器
  • 企业
  • 项目
  • 专利
  • 协会
  • 金融
  • 中介
当前位置:中国孵化器网 > 政策解读 > 园区动态 >  正文
杭州高新区(滨江):跳出舒适圈,争做第一个
发布日期:2021/1/19 13:05:22   编辑:中国孵化器网   来源:杭州高新区(滨江)
大江奔流再扬帆,改革鼙鼓催新征。刚刚召开的滨江区委五届十次全会,将2021年确定为三大主题年,其中之一便是“重大改革攻坚年”。“十四五”蓄势待发,一幅创新滨江、数字滨江、国际滨江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弄潮儿向涛头立。杭州高新区(滨江),一座勇立改革潮头、踏浪而行的创新之城。杭州高新区(滨江),这个乘风破浪的弄潮儿,这个敢为人先的排头兵,踏浪而行、奋勇前进:千亿产业集群屹立于此,高新活力持续释放。以改革创新赢得发展新优势,让群众享受改革成果,感受改革喜悦。

 

    大江奔流再扬帆,改革鼙鼓催新征。刚刚召开的滨江区委五届十次全会,将2021年确定为三大主题年,其中之一便是“重大改革攻坚年”。“十四五”蓄势待发,一幅创新滨江、数字滨江、国际滨江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一直是杭州高新区(滨江)的一块金字招牌。杭州高新区(滨江)之所以能够跑在前面,并成为省、市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试验区,有两个方面的主要原因。

  

    在理念上,杭州高新区(滨江)敢于跳出舒适圈,有“干在实处、勇立潮头”的精神追求,哪怕改革只早一天,争做第一个,也是有意义的。

 

    这些年,在商事制度改革上,杭州高新区(滨江)拿到了很多个“全国首创”“全省第一”“全市率先”,就是凭借这股跳出舒适圈的劲儿。在2015年,我区作为“五证合一”全省唯一试点单位,率先进行多证合一改革,实行“一照一码”,不仅全国首创“五证合一”,还比国务院要求的“三证合一”多了“两证”。

 

    有了这种精气神,杭州高新区(滨江)商事登记制度的改革起步就是快跑。从“注册资本认缴制”到“名称自主申报”再到“住所申报制”,从“五证合一”到“证照联办”再到“证照分离”,从“一窗集成”到“最多跑一次”再到“数字化转型”……在这些领域,杭州杭州高新区(滨江)始终走在最前列。

  

    在手段上,杭州高新区(滨江)比较早实践了系统集成的方法,运用了数字化手段撬动变革,通过向内开刀的流程再造,极大提高了商事登记便利程度。

 

    数字化变革确实带来无限可能。从2014年率先推出的“一照多址”“一址多照”,到2015年研究推出“众创空间、工位注册”,到2017年的试行住所申报制,到2018年推行“一纸承诺”领“一张执照”,这些改革的关键环节,都是登记住所,改革目标就是通过数据跑腿,减少企业跑腿,不断降低创业门槛。

 

    数字化为跨部门、跨层级合作打开新通道。杭州高新区(滨江)不仅自建白名单地址库,现白名单地址库15余万条,还积极与区委政法委、区规资局、统一地址库和智能审批系统开发公司对接,打通接入不动产数据,一下子就丰富了地址数据库,各类要素通过数字链接编织了一张资源网,极大程度便利了企业。

 

    正是有了这些努力,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被充分激发。过去7年,全区新设企业数从2014年5266家,增加到2020年11168家,增长112.1%;新增注册资本从2014年218.8亿人民币,增加到2020年749.1亿人民币,增长242.4%;企业变更登记数从2014年8566家次,增加到2020年28018家次,增长227.1%。

 

    商事登记程序的“减”,换来创新活力的“增”。一减一增之间,更让人意识到,坚持需求导向和坚持数字赋能的重要性。只有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各领域改革,才能推动数字赋能、整体智治、流程再造、高效协同,更好发挥数字化改革的牵引撬动作用,让数字滨江成为展示数字化改革的“重要窗口”。

图片新闻推荐
南京出台10条新政
10条新政是南京在特殊时期拿出的特殊举措,促进高校...[详情]
天津推出多项新举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详情]
《郑州市科技企业
为将郑州打造成为国家极具活力的创新创业中心提供强...[详情]
济南出台“双创1
人才兴则城市兴。为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详情]
“1+9”人才政策
记者近日从兰州市委组织部了解到,兰州持续改善“引...[详情]